首页 > 历史 >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2011年2月21日 18点03分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鲁庄公十年春,曹刿的指挥鲁国军队在长勺(现山东的莱芜)击败了来犯的齐国军队,史称“长勺之战”。此役成为各国军事史上经常出现的分析案例。指挥官曹刿的“一鼓作气”理论普遍被后世认为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做完。那么齐鲁长勺之战,鲁军获胜的原因是否就是鲁军只敲了一通鼓,所以劲头比齐军更大导致最后获得战役的胜利?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古代打仗的时候,双方都死死憋着,就等着对方“二而衰,三而竭”的时候才敲自己的第一次战鼓?显然是不可能的。我认为,鲁军能获胜的首要原因是齐军的轻敌。当时正值齐桓公刚刚继位欲报鲁国支持公子纠之仇,齐国势力向来远远超过鲁国,所以讨伐鲁国并获取胜利被大多数齐国人认为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样的心态就滋生了轻敌的心态。长勺对阵之时,齐军连续敲了三通鼓,而对手鲁军没有任何反应,这也会让本来就轻敌的齐军更加骄傲,认为鲁军心存胆怯。而鲁军看到齐军步步逼近,一次次的鼓声让心理更加紧张,在生死存亡之际,一种弱者求生反抗的本能被曹刿的第一通鼓给激发出来;齐军没有料想对手的心理的变化导致战斗力陡然增强,失败就成定局了。其次,春秋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地点多为平原(莱芜即属于平原地貌),通过战车和步兵的列队冲击进行较量。由于战车较为笨重,无法灵活的转向和调头,需要战车和步兵队形的整体配合才能减少上述的劣势,这就对阵型和纪律要求非常高。一般来说在战场上,战车和步兵走一段路后,指挥官会敲鼓来指示大队人马重新站好位置,然后再继续前行,继续敲鼓站位,直至与敌军接触。并不是如果我们在电影里看的,某位主帅把战鼓一敲,所有的战车拼命向前冲。实际上古代的战车和步兵配合前进是比较缓慢的。齐军数量超过鲁军,如果双方打混战对攻,齐军会以数量的优势战胜鲁军,这点曹刿肯定在事先料到了。那么当对方进攻时,鲁军保持一个防守的阵型,即无论面临多少齐军,只要不被合围,在单点上鲁军和齐军是一对一的,这样子就削弱了齐军在数量上的优势。最后,我认为鲁军取得胜利有很大侥幸的成分。“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对实力明显较弱的鲁军很快打退齐军感觉有些意外,他甚至不敢相信齐军真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直到他看到齐军撤退混乱,才确信已经取得胜利。当时的情形,有可能是齐军前锋受挫,仍然还有机会以人数的优势歼灭鲁军,只不过齐军没有料到鲁军的反击如此坚决,全体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致后来整体溃败。所以鲁军能赢得此战,除了指挥得当,三军用命,还有一定的侥幸。说到这里,我对“一鼓作气”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词用来说明把握正确的时机,做出最佳的选择。无论是敲第一通鼓,还是第二通第三通,只要是在最有利的时候发出行动,那么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人的干劲最大,可是做事情的时机如果不是最好,那么想把事情完成的成功率也不大。所以,现代意义的一鼓作气更像是一种误解,一种自信的,美好的主观愿望。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
您必须在 登录 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