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自行束脩’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13

2011年5月16日 没有评论

士亹教楚太子的各类功课,即使是贵族也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的机会。(因为当时知识载体采用笨重的竹简,所以严重阻碍了大量发行和流动)。韩宣子系晋世卿,然于到鲁办外交之时,“观太史氏书”,始得“见《易》象与鲁《春秋》”。《春秋》乃鲁国史官左丘明做著;季礼亦到鲁国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古时知识是如何在各国之间流通的,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可见《易》《春秋》《乐》《诗》等,在当时乃是极其名贵的典籍学问。孔子抱定“有教无类”的宗旨,“自行束脩(脩,音修,同修。干肉,旧时上课的酬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里的“自行束脩以上”直到今天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其中之一是前面注释的上课的酬金,还有一种解释是“自从十五岁拜师行礼之后”。如果是第一种,那么就不是“有教无类”,还是将学生们按是否付得起学费分类;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拜师应该也不会是空手,尤其是孔子是个讲究礼仪的人。小结以下,孔子的教育可以说将施教面扩大到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庶民阶层,即如上篇所提到的希望提高政治地位的那些有钱人,也只有这些人出于上述的目的才会花钱花费精力去向孔子学习。而社会最底层的人还是无法聆听孔子“有教无类”的玉音的。“老师可能不喜欢贫穷的学生,但一定会拒绝身无分文的学生”,毕竟老师也要吃饭生活,在春秋时代,老师还不是公务员,他们必须靠学生的供给才能生存,如果一旦打开免费之门,那么弟子恐怕就不止这区区三千人了。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可以理解为将原来贵族专享的教育权扩大到一小部分的庶民阶层,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教育。冯友兰先生认为是报酬的意思,“大招学生,不问身价,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大众化,实始于孔子。”冯先生这番话只有一半客观。即如冯先生所理解“凡缴学费者即收”,这明显已经以学生的经济能力分类,冯先生只字未提,缺乏严谨之精神(我虽乃一晚辈,但不得不指出此点);客观的是,“有教无类”是一个大的方向,实现需要过程,不能一下子就实行全民的免费教育,而孔子能将教育扩大至庶民阶层,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就其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实始与孔子”的赞誉是可以被认同的。写到这里,我又回过头想,是不是我们都错了。“有教无类”可能是孔子对未来大众教育的一个展望,或者是一个方向,并不是当时现实的状况,真正的重点是孔子意识到这点,并且已经在向这个方向推动,而并不是在于枝枝叶叶的“肉脯”或“十五岁拜师”之争。

对于说孔子是第一个以六艺教“一般人”者,冯友兰先生认为,在孔子以前,在较可靠的书内,“吾人未闻有人曾经大规模地号召许多学生而教育之;更未闻有人有有教无类之说。”《孔子家语》中提到在孔子之前据说有位叫少正卯的先生,“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古时以五百家为一党,能“撮徒成党”可见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强御,意为豪强,有权势之人,而老师又能”谈说足以饰褒荣众”,所以“孔子门人三盈三虚,惟颜渊不去”。这个“三盈三虚”倒是有趣,两家学校各有所长,而且竞争是相当激烈;学校估计是没有什么校规之说的,学生们自由性和随意性较大。即便是正式拜师,即便是有后来的七十二位出名的学生,孔子学校早期的经营状况很大可能是经营不佳的。颜渊不走,或许他当时已身为助教只能帮孔校长到底了。冯先生有提到“不过孔子诛少正卯事,昔人已谓不可靠”。为了学生甚至动了杀机,更加反映当时两个学校白热化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状态。不管传闻是否为真,不需要为工为农,只要动动嘴皮子,就有学生交学费,这真是难得的好事。有好事就绝不会让一个人尽得,竞争是必然的。冯氏认为“少正卯之果有无其人,不可知”,甚至《庄子》中提到的“鲁有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王骀与孔子“中分鲁”,冯氏亦认为不足信。我认为不管少正卯或王骀是否真有其人,孔子当时肯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开启大规模教育之风气,孔子作为先驱功不可没。“孔子又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