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秦时期姓名的研究
古时“姓”与“氏”不同,先有姓,后有氏;“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
姓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利彼此通婚。上古八大姓是中国汉姓,起源于五六千年前的母系社会,沿自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因此,上古八大姓都是从“女”字旁,是指:妊、姬、姜、姒、嬴、妘、妫、姚; 另一说:姞、姬、姜、姒、嬴、妘、妫、姚。
氏是中国古代姓的分支。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氏的出现据称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即有,而在信史中则见于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此后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国为氏。诸侯又分封领地的官员,这些官员的后裔就以封地为氏。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名、官位为氏。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国名为氏、以邑(封邑)名为氏、以官名为氏、以职业名为氏、以住地之名为氏、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以贵族的字为氏。
比如秦朝皇室为嬴姓赵氏。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造父为伯益的十五世孙。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嬴姓是大的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赵氏是其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
楚国国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楚国的先祖是鬻熊,又称为季连。鬻熊是殷商晚期诸侯,相传为周文王之师。熊绎是鬻熊曾孙,周成王时代,成王要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熊绎受封为楚君,赐田地,居丹阳。楚国君主皆为熊氏,从熊绎开始,以熊启为末。又比如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氏是先秦时期楚国的一个芈姓氏族,属于楚国的公族。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由三闾大夫掌管。
晋国是姬姓诸侯国,姬姓晋氏;三家分晋的魏国是姬姓魏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为晋国大夫,后封于魏,子孙遂以封地命氏。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子姓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古姓,后繁衍出多个氏。子姓始祖为契,帝尧赐姓姬,帝舜赐姓子氏于商邑。契就是日后商族的始祖。“孔”姓以商族的姓“子”,还有以太乙(商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孔父嘉后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仲尼(孔子)即是孔父嘉七世孙。商朝王族是子姓殷氏,第十代君王盘庚时迁都于殷,史称“殷朝”。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有姓与氏者一般是名门望族之后,而习惯上称呼一个人既有称呼姓的,如姜子牙是姜姓吕氏;也有称呼氏的,如孔子是子姓孔氏,商鞅(卫鞅、公孙鞅)是姬姓商(卫、公孙)氏。
汉族传统的姓名系统中包括姓、氏、名、字、号等。根据古书的记载,在古代汉族人的取名是有制度的。一般是在小孩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但也有满月时取名,周岁时取名,以及在出生以前,亲人先把名字取好的。汉族人除姓氏以外一般习惯用两个字或一个字。上古至西汉时期一个字的名字及两个字的名字相约,西汉末年至魏晋期间主要以一个字的名字为主,南北朝一直到现代,则多以两个字以内的名字为主,现代也出现有使用三个字的名字的罕见情况。
表字,又称字,是汉字文化圈传统上在本名之外的一个正式代称。通常基于礼貌性质,一般习惯间接性叫唤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称其本名,以表示客气避免失礼(本名则可以是当事人自述或由尊长直称)。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唐代称为元服礼)时取字,女子15岁及笄或许嫁时取字。
根据《礼记·檀弓》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晚辈直呼其名代表不恭敬;于是需要取一个字,用以区别长幼尊卑。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上司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晚辈只能唤其字,而不能唤其名。北齐颜之推认为,人名用以区别彼此,字则是用以体现一个人的德行。
在古文中,男性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如《史记》中称呼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其中“叔梁”是字,“纥”是名;女性的完整姓名则是“字、姓、名”的次序,如季芈称为“季芈畀我”,“季”是字,芈姓,“畀我”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