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为2.71亿,其中汽车保有量1.63亿,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而驾驶人数量3.12亿则为世界第一。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6.39万公里,其中高速11.19万公里。这些背景数据说明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对道路交通管理的需求与压力也与日俱增。2012年起,公安部推进全国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平台建设,全国31个省、480多个地级市开始全面应用,实现公安交通管理主要业务全面信息化。同时,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为依托、以各地卡口系统为基础的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也已应用,实现了缉查布控、预警拦截、轨迹分析、综合研判四方面的公安公路交通安全联网管控信息化。
卡口系统主要进行图像抓拍、通行记录等数据处理,并实时上传至缉查布控系统。目前,全国联网接入卡口23000多个,已汇聚上传车辆轨迹数据350亿多条,每日新增1亿多条。同时,机动车通行数据,车辆、驾驶证等基础数据,运维监管等其他数据也达到上亿条并且仍保持增长趋势。这些数据既包括常规的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价值巨大。
然而庞大的数据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海量的数据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数据从未被使用,极低的利用率使得相关部门只能被动地通过数据解决已有问题,而无法使用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监管。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无法进行高效的处理,受此限制,大部分的数据也发挥不出本来的价值。现有数据量仍然在不断地增长,这一问题对数据库的革新提出了要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向分布式数据库的转型势在必行。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需求在于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省级、部级机动车缉查布控大数据平台,汇聚全省、全国机动车轨迹信息,实现海量数据的接入、存贮,实现过车查询、全库搜索、轨迹分析、套牌分析、伴随分析、碰撞分析、区间测速等实时分析应用,实现跨部门、跨警种、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深度挖掘应用,为准确监测公路通行状况、快速缉查交通违法行为、打击各类涉车违法犯罪,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水平、决策分析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全新技术实现手段。而公安交管部门的大数据平台以大范围碰撞比对作为主要目标,是国内较早落地应用大数据平台的案例。以省级平台山东省缉查布控大数据平台案例作为主要讲解对象。数据方面,山东省缉查布控大数据平台已在17个地市联网接入卡口1000多套,日过车记录超过1000万条(预期全面联网后1到1.5亿条每天)。全省2300多万机动车,3000多万驾驶人进入关联信息。自2014年9月正式运行起,已累积近40亿条,25TB数据。架构上采取混合型架构,部分数据存储于HBase分布式数据库,一些关键数据存储于Oracle数据库,采用企业级发行版Hadoop软件,解决了数据实时处理,快速查询检索和多维度分析研判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