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的回报伦理
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对宗族的照顾,不是暂时性的责任,也不仅是道德上的义务,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历史的背景。古代的中国不是一个纯粹的封闭性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各种职业基本上出于世代相承。然后它所给予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仍然是不多的。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唯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逐步积累,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这种经过多年的奋斗而缺德的荣誉,接受者只是一个人或至多几个人,但其基础则为全体家庭。因此,荣誉的获得者必须对家庭负有道义上的全部责任,保持休戚与共的集体观念。黄仁宇教授的这番话很是精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没有满足自己基本温饱的情况下,还有足够的心思去读书;如果要读书,读好书,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去钻研,而在学习的时候,是无法分神去做其他谋生的行当的。很少有人能将学习和谋生同时进行,虽然现在的社会上有很多在职教育和自学,这和我刚才提出的观点相矛盾,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些在职教育和自学中出来几个学问大家?这些都在职和自学的人,更像是在修复自己的知识系统,而不是在向深层次的挖掘。在中国古代,甚至是现在有些条件不好的家庭,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希望”。自己无法实现的,就希望能创造条件能让孩子去尝试,其实是圆的自己的梦。这是无私,还是自私?孩子从小就担负着“回报”的思想,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不辜负父母。这样的学习是功利的,缺乏创造性的。而且一旦这种观念一代代传下来,对孩子的思想就会形成桎梏。条件不好家庭出来的人,在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后,首要的是照顾自己的家庭,好像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遭到家族的谴责。“光宗耀祖”是做到了,那么自己独立的理想在哪里?人们无法去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因为它累计了几千年,而是能跨越各种地域。于是,他们只能去用同样的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后代,在这样期待后代保持和自己统一的思想挂念的情况下,变态地印证自己所作所想的是由正当理由的。另外,陈世美之所以遭到世人如此唾弃,原因之一在他喜新厌旧,但是古代抛弃糟糠之妻的人那么多,为什么非要拿陈世美当典型?我认为,陈世美抛弃秦湘莲,先把道德上的正确与否抛开,他的做法已经破坏和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回报价值体系,所以传统的道德体系对陈世美展开强大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