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6年8月 的存档

有一种幸福,叫做”我们不结婚,好吗?”

2016年8月30日 没有评论

(原文)我们勾勒出一个画面是,所有的人(特别是女生),打从他们进入适婚年龄时,不问他们的意愿或者想法,他们得进入一个想像中的婚姻市场。在那裡,每一个人依照不同的层面(身材外表职业专长⋯⋯不一而足),被评断出不同的数值,最后,依照那些数值的加权总和去进行配对。在挑选别人的同时也被挑选,如同童年时的游戏”大风吹”,我们开始奔跑,听到指令的时候找到椅子坐下,而回合结束却仍找不到椅子,没有安身之处的人们,被旁人指指点点為「剩」出来的,是被婚配市场给淘汰的。偶尔,也会听见一种看似善意体贴的说法是:”你的眼光放太高了,只要降低标準,你就可以找到伴侣了。”

交往多年的情人们,也无法自外於另一种恼人的询问:”交往这麼久了,怎麼还没有定下来的打算啊?””他是不是不想对你负责?”

於是,似乎单是配偶栏上填入谁的姓谁的名,不管你实际上过着怎样的生活,两人之间真实拥有怎样的互动,只要最终你们”成婚”了,你们之间的爱情即能得到眾人的肯定与祝福,你们才好分说,你们的爱情具备某种程度的品质,只因為到了最后最后,你们结婚了。

於是这也成了一种很弔诡的状况。纵然电视电影上永远不缺乏对於”婚姻中种种不幸”的描述,纵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婚姻破碎瓦解、仳离的故事是日益常见。一转身,我们又得去相信甚至追求婚姻的种种好处与魅力;甚至不惜限缩爱的可能性,把爱跟婚姻绑在一起,爱情的最终就是婚姻,一个人若没办法爱另一个人深得愿意与他成婚,那只有一种可能:”他不够爱”、”他不想负责”,其他的理由与想法,则被一一打入”藉口”的大牢,难以超身。

於是,一定年纪却仍未结婚的人士,鲜少有人实际探究他们的生涯规划?他们对於婚姻的观点?甚至最基础的问题,他对於婚姻存有怎样的想像?相反地,我们在意的层次只能停留在:”她条件不错,却到了一把年纪仍小姑独处,一定有问题”、”你不结婚,你父母无法抱孙,香火传不下去,这就是不孝啊”;对於交往一段时日,却不打算踏入婚姻的男女,我们则自詡当事人,质疑他们之间情感的质量;曾经进入婚姻又走了出来的,则得承受”会走到离婚这条路,一定是两个人在处理感情上都有问题”的评价。

对我而言,”婚姻是得,所有与婚姻背离的就是失”如此狭隘的观点不仅罕见检讨的声音,长期下来甚至架构出一个歧视的牢笼,而每一次用”关心”之名所作出的刺探:”怎麼还不赶快交个男女朋友?””交往这麼久了怎麼还不结婚”;也或者”离婚了,是谁的问题比较大”的归咎,类似问题的背后,实际包藏着”请君入瓮”的手势,要把对方引进这满佈歧视的樊笼。只因我们不相信,单身也能是一种主动做出的选择,我们不承认,一对男女相守而不在彼此的配偶栏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基於他们彼此对於婚姻的理解所得到的共识;我们也固执地不去相信,一对夫妻他们拎着离婚协议书前往户政事务所的路上,是因為他们均认為,这就是这段感情”最好的结局”了。

“我们不结婚,好吗?”再一次去看这个问题,会对於提问者存有怎样的想像?你有没有勇气去相信,纵然不结婚,也有天长地久的可能。

母亲有一位朋友,跟母亲差不多年纪,50来岁,我跟那位阿姨并不熟稔,只知道她未婚,但出入时始终有一位男士的陪伴。我问了母亲好几次,她身边那个男生是谁?母亲只要我别多心。有一天,阿姨来拜访母亲,也许心情正好,突然找我说话:”妹妹,妳交男朋友了吗?”我吓了一跳,但仍据实以告:”有。”如同一般的长辈,她说了一些对於感情的看法,没有想到,话锋一转,她突然以一种过来人的语气缓缓诉说:”那妳要想清楚妳要的是什麼。我年轻的时候,跟一个男生交往好久,我一直逼他娶我,但他始终不肯。30岁的时候,我们分手了,我那时很绝望,觉得自己很糟糕,没有人要我。过了又一阵子,我发现单身的生活也不错,我有那个时间跟空间,去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我出了好几次国,把自己的家佈置得很优雅,日子过得也算开心。等到我不再执着感情的时候,遇见一个离过婚,有点年纪的男生,我们交往了一阵子,有一天我很认真地想,我也40几了,其实没办法再去承担婚姻带来的变动。我问他,我们不要结婚,好不好。他像是鬆了一口气地坦诚,他也被上一段婚姻给吓坏了,如今只想要两个人静静地过日子。我们说好之后,算一算⋯⋯也要10年了。”

阿姨告辞的时候,那位叔叔的车就停在楼下,我看见他下了车,绕过来去给阿姨开门,阿姨没有说一句谢谢或者什麼,只是轻轻地握了对方的手一下,随即进去副驾驶座。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那就是天长地久了。

分类: 心理 标签:

其实你只是不服输

2016年8月29日 没有评论

(原文)你是否也碰过这样子的困扰,明明知道我和这个人再这样下去就是不会有未来、明明知道我和他已经试过各种能试的方法了,却还是不断地吵架,但我仍然放不下?这到底是為什麼呢?也许,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的方向。

过去,心理学家Robert J. Sternberg曾提出了着名的爱情叁元论:「我们的爱情是由亲密、激情、承诺叁个部分所组成的,而每一段爱情当中,这叁者所佔的比例都会有所不同。」,而脑神经科学家Helen Fisher则在其TED演讲中进一步阐释了爱情叁元论的概念:「这叁个大脑系统:性慾、浪漫爱情和依附感, 并不总是好好的彼此连结; 你可能对长期伴侣感到深深的依附感, 同时强烈的感受对另一个人的爱恋, 然后还对这两人以外的其他人感到性衝动。

简言之,我们可以同时爱上好几个人, 事实上,当你夜晚躺在床上, 你的心思可以从一个你深深依赖归属的对象, 飘盪到你疯狂痴迷的的另一个人身上。 大脑裡头好像有个会议正在进行, 决定要怎麼办。 所以我不认為我们是一种為快乐而生的动物, 我们是一种為繁衍后代而生的动物。」这也是為什麼,当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和一个人不适合,却又深深地為他着迷,因為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办法把这叁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想要寻找一个适合我的人跟我走一辈子,但我却又為了眼前这个深爱而不适合的人难以忘怀。

诺贝尔奖得主Kahneman和Tversky所提出的另一个概念,也很适合用来说明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当我们付出之后却遭来损失时,我们会不计代价地付出更多,希望能够挽回眼前的损失;就好像赌徒在赌博输钱的时候,他们会下注更大的赌金,企图挽回失去的财富,因為人们都很讨厌「输」的感觉;同样的,当一段感情裡面付出了许多,却仍得不到回报时,若是就此放弃,那麼过去的付出与努力就全都成了泡沫,因此我们才会一直深信着,只要能够不断努力付出下去,终究有让这段感情开花结果的一天。

不过,在知道了这些情感背后的心理机制之后,其实最终还是得回到「你」自己身上来做一个选择,因為世界上没有一个标準的答案,能够告诉你继续坚持下去能不能开花结果,心理学的理论只能解释你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你的人生却还是得由你自己来做决定,并為你自己的选择负责。

但是在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之后,也将有助於你更清楚你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命中注定我爱你」,而是可以透过一些实验与研究来解释与推演的,在了解这些之后,你是否还该继续坚持与等待,就是值得你深思的议题了。或许,在经过理论解释之后,你的爱情少掉了一些梦幻与浪漫,但同时你也能够拥有更清楚的视野,将你的爱情与人生,看得更加地清晰明瞭,做出更适合你的决定。

PH: 对于此篇文章中的“沉没成本效应”,如果按照意大利脑科学家乔瓦尼.弗切多的MAOA多少理论来解释,那些遭受损失后不计代价付出更多的心态是一种MAOA缺失或者不活跃的人类群体。只有考虑那些低风险的,谨慎付出的才是明智之举。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这样想,内在的欲望和情绪突破了理性的限制。

分类: 心理, 生活 标签:

一代名将关羽,为什么最终却死于”严以律己”?

2016年8月19日 没有评论

在职场上,常会见到某些中阶主管严以律己,在岗位上恪尽职守,虽然御下甚严,却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这样的人通常在工作上绩效甚佳,但奇怪的是,他们往往留不住优秀的人才,甚至在关键时刻遭到部属背叛。这种情况不独现代,叁国时代的关羽,就是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案例。

关羽身為刘备的左右手,忠义武勇,建立不少汗马功劳,虽曾一度為曹操所掳,以高官厚禄相许,关羽不改其志,这使「关羽」二字成為义薄云天的代名词,為后世所崇敬不已,甚至成為「武圣」。然而我们回顾他的一生,却发现他令人景仰的忠义来自严以律己,最后的失败也是由於太过严以律己,為什麼呢?

严以律己过了头,自信过度,变得骄矜自傲,失去人心。「自律」代表能自我要求,关羽就是个自律甚高的人。根据《叁国志》记载,关羽不仅於戎马生活中手不释卷,而且要求自己不耽於靡靡之音、不好色纵淫、衣着不过分讲究、饮食简单清淡、居所也不奢华;另外,曹操為了拉拢关羽,对他很是厚待,但关羽却坚持对刘备「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在為曹操斩杀顏良之后,「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对於非份之物,一介不取;坚持义结生死,始终如一,其严以律己若此。

一个自我要求高的人,往往愿意付出很多努力,成功的机会自然比较大。当一个人习惯於享受胜利的感觉,就很容易自我膨胀,变得目空一切。关羽在战场上罕逢敌手,这固然是他千锤百鍊而来,但也造成关羽犯了高傲自负的毛病。

像是早年跟随刘表的老将黄忠,后来降於刘备麾下,在定军山之战身勇冠叁军,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於千军万马之中,刘备因而想要封他為后将军,与关羽并列。当时诸葛亮劝諫说:「黄忠的名望一向比不上关羽和马超,这一封赏,马超和张飞亲眼见到他的勇猛,也许还可以接受,但人在远方的关羽,肯定是无法接受的。」但刘备顾惜人才,仍本着初衷提拔他為后将军。果不其然,后来关羽一听此事愤怒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关羽缺少了一份容人的胸襟与雅量。

还有,孙权曾替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他不仅不同意,还对使者说:「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孙权好歹也是一方之霸,嫌人家的儿子是犬子,自己的女儿却是虎女,摆明就是看不起孙权,这也埋下孙权日后的杀机。

关羽不仅是对外人骄傲,对自己人也毫不假辞色。像是他听到马超勇武,一投入蜀汉就受封平西将军,心中不服,便写信给诸葛亮问说「超人才可比谁类」?诸葛亮看了赶紧回信给他,说「马超勇猛过人,可与张飞相比,但跟您比起来还差的远了。」关羽看了,高兴的把这封私人书信遍示宾客。这就代表,关羽的骄傲,已经到无法容忍与他人并列的地步,连自己人都看不起,再勇武忠义,又如何服眾?

在职场上,因自律而来的过度自信会引来反感,当反感累积到一定的地步,便会形成杯葛的力量,不想被反噬,就不能落入自律的陷阱。

太过严以律己,会不懂得宽以待人,使周遭的人离心离德.我们常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但这点其实很不符合人性。当自己能因自律达成任务时,通常也会推己及人,觉得别人也应如是。一个对自己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通常更可能的选择是挑剔别人。所以在职场上,不乏对自己要求甚严的主管,对属下的要求也相对苛刻,苛刻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让属下心生不满。

关羽北攻襄樊,留守荆州最重要的便是糜芳和士仁两人,但关羽平时就很看不起这两名部下,根据《叁国志˙关羽传》记载:「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既然关羽和两人的关係很糟糕,就不该委以重任,可是关羽进攻樊城时,不仅把大本营交给两人,还把运送军用物资的任务交给他们,有时误了日期,关羽就会大发雷霆,扬言回来一定治罪,你说这两人怎麼会不惶恐?又有一次,南郡失火,不少军备付之一炬,关羽不问原由就责怪麋芳,让麋芳更是疑惧不安。

就关羽立场来说「军令如山」,本来就应该贯彻到底,但关羽做得到的事,可不代表别人也做得到,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就问罪,又怎能服眾?儘管整体来说,关羽并没有做错大事,但却形成了一种苛刻的氛围,让他身边很难留住人才。果不其然,当孙权派吕蒙率军偷袭荆州时,糜芳和士仁两人先后叛变投降,这固然是东吴诱之以利,但如果不是关羽威多恩少,不懂得宽以待人,又怎会如此轻易投降?

关羽大意失荆州,不得已败走麦城,而后遭伏被擒,不降而死。但其实关羽有很多机会可以扭转乾坤,如果他对糜芳和士仁不要这麼苛刻,两人未必会对关羽怀有这麼深的怨懟;如果他对下属的错误可以多些宽容,两人也未必这麼容易被东吴说动;关羽对部属不够宽容,正是他败亡的最重要关键。

在职场上,身為主管,本来就要有宽阔的胸襟、容人的气度,拿要求自己的标準去要求别人,只有让部属觉得不通人情,而离心离德。关羽用他的死告诉我们:越是自我要求,越要虚怀若谷;越是恪尽职守,越要步步為营;越是严以律己,越要宽以待人。

分类: 生活 标签:

态度差,能力再强也没有竞争力

2016年8月19日 没有评论

(原文)过去我在台湾工作时遇到的同事,都非常优秀,但这个星期,我却亲自领教了一些和我过去经验很不同的「工作态度」。

刚好和儿子在台北,他的苹果电脑坏了,我觉得台北的电脑维修技术应该比香港好,想拿去修。台湾还没有Apple Store直营店,我上网搜寻到復兴南路的一个苹果维修中心。能在Google搜寻时第一个跳出来,至少广告做得不错。

上週五下午拿去时,A先生说当天检查后回电给我,然后到了星期六还没回,我就打过去问。他们说好像硬碟坏了,当天换好后会打电话给我,然后还是没打来。我星期一再打去,他们说硬碟换好了在灌软体,等一下好了会打电话给我,当然也没打。我星期二早上打去,得到一样的答案,然后星期二晚上打去,说好了,我就去了。他们的语气一直都不好,只强调修理费,还掛我电话,不过我也没怎麼在意,想把电脑修好比较重要。

我到了的时候看到A先生,还跟他说了声谢谢,然后问,电话裡的B先生有说会教我如何试试找到旧硬碟资料,虽然机会不大,还是希望试试。但是A先生一直说不可能,我问了好几次还是给我一样的答案。

我问:电话上的B先生不是说会有可能吗?还好我电话上有问B先生姓什麼(其实他在电话上还一直不愿意跟我讲),一直到我把B先生的姓讲出来,旁边那个年轻人才出声,原来B先生根本一直就坐在旁边,然后才教我如何可以外接试试看,还打断我的话,叫我安静的听他讲。

我问A先生為什麼一直说不行?而电话中对我说可以的B先生,明明坐在旁边却不答腔?这两位让我觉得只想敷衍了事,希望客户赶快离开。第一位「我会回电给你」但是4天都不回电的A先生好像觉得,这事跟他完全没有关係;付钱时,B先生连一个谢字也没回应,电脑拿回家后,发现底盘少了一个螺丝。

我后来自己再上网细看了一下网友口碑,才发现很多人对那家公司的服务态度一直有意见,所以这也是我自己的错,没做好功课,结果还是自己倒楣。

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但我还是很吃惊!客户电脑坏了一定很着急,除了没电脑不方便,尤其如果资料全毁,那更麻烦。维修中心不断说会回电话,结果晃点我4次,客户通常不会高兴吧。尤其一位说有可能找回资料,当下就坐在旁边,而另一位给完全相反的答案,被发现有错时还一点也不在乎,真是大开眼界。

这麼多年,很少或根本没有写过这麼长的负评文章,因為这真的对我是件震撼教育。

过去在外资银行工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掉客户,所以不可能对客户态度不好,又不重视客户需求。客户不可能永远是对的,我们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办到客户要的东西,但总是先尽力试试看吧,至少「态度」这件事是自己百分之百可以控制的。

更重要的是「目标」。我坏掉的电脑,很可能资料永远无法找回,但是客服的目标是什麼呢?是想要得到一个「觉得有被照顾」的回头客,还是再製造一个不高兴的客人?往好处想,是给儿子一个经验,以后电脑一定要做备份。我对电脑多少也懂一点,也不是没修过,但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状况。只能自己摸摸鼻子走出那家苹果维修店,教育儿子「态度才是竞争力」,这是我至少该做的事。

分类: 生活 标签:

新主管的彼得原理

2016年8月19日 没有评论

(原文)彼得原理讲的是组织中表现良好的工作者,一定会被升迁到更高的职位。因此不论任何时刻,检查组织中的人大都是不称职的,因為这些人都是刚接任更高的新职位的人,他们还没有学会新职位所需的所有技能!彼得原理描述的是组织的评价与升迁,但实务上并非如此,因為组织的评价并不即时,升迁也未必即时,主管的普遍不称职现象未必发生。但是组织中另一种形态的彼得原理,却是必然发生,也必须重视,那就是新主管的彼得原理。

分析组织中的升迁逻辑,都是因為原工作表现良好,所以被拔擢。如果是第一次当主管,那是从工作者,被提升為管理者;如果已是管理者,则被提升到更高的阶层,管更多的人,负更多的责任。在升迁之时,主管的彼得原理确实存在。如何透过有效的方法,协助主管度过尷尬期,这是组织中重要的课题。这其中最需注意的是第一次担任主管的困难。一般而言,第一次当主管的人,通常是因為一种特殊技能、表现良好而升官,例如行销、会计、生產技术、企画、研发等等,当独立工作者,他们嫻熟称职,绩效良好,一旦升為主管,面对管人、带人、沟通协调,甚至还要触及其他相关平行部门,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角色,新主管的艰难处境立即显现无遗!

「因一项技能而升官」这是新主管共同的升官原因;可是专业技术良好,并不表示能力全面而且能成為管理者,这就是新主管的彼得现象了,也是组织中必须小心处理的问题。新主管的困难,通常来自叁方面:一是心理调适,二是领导统御,叁是相关知识与经验的不足,而前二者更是一体的两面;也就是工作者与主管的关键差异,是新主管必须快速学会与克服的困难。至於第叁项相关知识与经验不足,这只有透过工作中去学习完成。新主管通常没有察觉到自己做事与领导别人其实有巨大差异,通常还是自己认真做事,忘了身边还有一群人需要你的带领协调、指挥。

不是太谦虚到完全不敢指挥别人,以致群龙无首,就是太夸张的行使主管权力,以致使部属无法适应,分崩离析。如何恰如其分的扮演主管的角色,发挥协调指挥的功能,让别人做事,同心协力為部门的目标共同努力,这是新主管最大的难关,也是上层主管必须协助与辅导的责任!

分类: 生活 标签:

关于工作

2016年8月19日 没有评论

主管的工作是什麼?就是尽可能把工作交给下属,培育下属。换句话说,上司的工作,就是把工作都交给下属去做。主管原本可能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但在升上课长之后,就必须用和之前不同的方式提携下属。明明业务才是自己的强项,却必须开始做管理工作。於是,有六、 七成的时间都耗费在以下叁件事上:

● 陪同下属一起拜访、接待客户,包括在公司内接待客户。
● 考核下属和处理人事问题,包括和下属聚餐。
● 开会和协调工作,包括和公司内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我用接待、考核和会议这叁个日文的第一个字母,将叁件事合称為「SSK」。实际看一下公司董事级主管每天的行程,恐怕有人的SSK比例高达九成,这也代表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工作」。

在组织内,能干的人会步步高升,然而,讽刺的是,当能干的人步步高升,SSK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做「正事」的时间就愈来愈少,并且对於「开会」、「逃避责任」这两件事也愈来愈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就可能成為一个光说不练的无能之徒。相信很多人都曾纳闷自己的上司何德何能,居然可以当上主管。其实很可能因為他曾经很能干,所以升迁得特别快,但原本的能力都被SSK淹没了,中阶主管一旦被SSK夺走时间,就难以精进真正的能力。

任何阶级组织只要以「升迁」做為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奖励,都会落入陷阱,不但个人无法发挥应有的能力而遭到埋没,组织也会停滞不前。升迁不仅对个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对组织来说,也是一件可怕的事。而且,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当十年、二十年的主管,很容易陷入「我很了不起」的错觉中。一旦面对现实时,才赫然发现自己在公司以外的地方,或是第一线根本无用武之地。这种人生所冒的风险不是很大吗?

一般公司多半要求员工在20多岁到35岁前努力工作,但在35岁到40多岁这个阶段,就会开始「盘点」员工,了解员工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术。说得极端一点,就是判断「这个人能不能派上用场」。任何一个组织都会进行这样的「盘点」工作。正因為这样,我建议在你被公司盘点之前,先自我盘点,把自己想法加进公司对自己的盘点中,如此就可以避免一味被公司支配,找回自己的人生。必须注意的是,先要认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分类: 生活 标签:

降低成本从防止采购“吃回扣”做起

2016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原文链接]管理大师彼得.杜鲁克说:“企业家就是做两件事,第一是营销,第二是削减成本”。但是,大部分企业家的精力都花费在营销和研发上,而花费在降低成本上的精力并不多。

多年从事经营绩效咨询和合理化改善咨询,我越来越觉得财务审计制度的建立在整个成本管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些年的成本改善咨询中,我总会建议企业设计出整套财务审计制度,尤其针对采购“吃回扣”予以重点稽查和审计,直到杀死“回扣”的魔鬼,增加利润的“天使”。在制定防止采购“吃回扣”的审计制度时,我一般撰写的主要内容如以下十点:

①与采购员签定禁止商业舞弊的协议,规定一旦发现采购有受贿行为,不论金额大小,立即予以解雇。
②规定采购受贿金额超过5000元,在公司内部刊物上予以公布。
③规定采购受贿金额超过10000元,移送法办处置。
④人事制度规定不允许集团董事的亲属于采购部任职。
⑤与供应商签定防止商业舞弊的协议,规定供应商如使用任何名目行贿,严重者解除关系,轻微者予以公布并扣款警戒。
⑥定期公开企业各事业部的拒贿与受贿人员名单。
⑦成立稽查部,定期与不定期调查市场行情 ,并对采购与供应商的日常交往行为予以监控。
⑧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所有对外采购行为最后由审计专家(砍价专家)作出最后确认。
⑨在公司接待室张贴禁止受贿的各种宣传资料,并公开检举电话接受内外部员工的监督。
⑩定期对采购员进行采购品项轮换和采购岗位轮换。

一般只要有了以上这十条,大部分采购在“吃回扣”时便有所收敛,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名誉扫地,更不希望自己有牢狱之灾。

在一次咨询过程中,一位近五千名员工的外资企业总经理告诉我,在对待采购“吃回扣”这件事上,他采取默认的态度。因为如果不这样,采购就不会好好去做好采购工作,就不会去降低采购价格。当时我没有直接反驳这位总经理,在以后几个月的咨询中,我建立了该企业的采购审计制度,并制定了采购员的绩效考核与绩效奖金制度。通过制度,杜绝采购“吃回扣”,又通过制度,逼迫采购去降低采购成本。几个月以后,这些制度对降低该企业的采购成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在我看到过的大多数外资企业中,对采购“吃回扣”都采取姑息养奸的态度,顶多是采取开除解雇的方式对采购予以惩办,至使采购“吃回扣”的胆量越来越大,越“吃”越多。但是,回过头来看,造成这一事实的责任是谁呢?是外资企业的总经理对采购员“吃回扣”姑息养奸,是企业没有财务审计制度来维护企业的利益,是企业没有采用法律武器对“吃回扣”惩前毖后。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在财务管理上,你不要相信人,要相信制度”。在采购管理上,更是如此。杜绝采购拿一分钱回扣,就是降低一分钱成本,增加企业一分钱的利润。因为道理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采购“吃”的“回扣”,实际上就是在“吃”掉企业的利润;更何况“吃回扣”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商誉,使员工职业道德沦丧,直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降低企业成本,从防止“吃回扣”做起。

分类: 生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