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
书看得越多,越觉得迷惑: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鸦片战争,当时其他各国是如何看待的?又如义律其人,到底是奸邪狂妄还是恪守职责?英国海军和关天培在虎门冲突因何而起?很多书中都是泛泛而谈,一笔略过。我想花时间弄清楚这些问题。现在想到的研究点是阅读大量时人的文集(林则徐),希望找到一些当时的县志。能否找到当时外国诸报纸关于此期间详细的报道呢?如果能有这些原始的材料,然后认真加以梳理分析,想必会思得一些新的东西。今天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林则徐文集》,查看目录后首先阅读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当年写给英国女王的信。从这封信中可看出林比较清楚英国的武装实力,希望双方保持良好关系,不想付诸于武力。虽然亦有威胁恐吓,甚至错误之言(林认为英人不能少中国出产的大黄、茶叶),但是考虑当时的情形,恐怕也只能写到这个最好的程度了。当时的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其它任何国家都低自己一等。即便掂量打不赢对方,在这封信中也希望在语言方面“占便宜”。比如称呼中国统治者为大皇帝,而英国的则为王(颇为恭顺),认为中英贸易完全是出于中国的恩惠;文中在所有英国相关的人名及地名中都加上口字旁,比如伦敦为“口伦口敦”,英国为“口英国”,以示贬低。这种流于“口舌之争”的中国式习惯,丝毫没有平等谈判的意向,这能让英国人信服吗?据说当时英国人为是否因为鸦片而向中国开战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很多人都认为鸦片交易是非常不道德的,但是不管是否将来还卖鸦片,新兴的帝国必须要扩展东方市场,那么就必须要强迫中国改变狂妄自大,至少能尽量平等地进行贸易。出使过中国的马戛尔尼曾游历过中国沿海并对中国的军事进行仔细观察,根据他的判断,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近代化的英国军队,遇之必被击溃。既然胜面大,而且也能打开中国市场,那么就先打再看吧。(又,当时的日本虽然也是封建国家,但是日本不像中国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且时时充满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