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正确选择
我一直都在犯错误,很少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时至今日,我才发现自己在若干年前做出的一个决定是多么正确。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上周五上午报名全程马拉松,下午去看运动康复科医生。上周六又休息了一天,昨天上午跑了年后的第一个10公里。虽然在58分左右完成,但是在第6公里时感觉有些虚,这和之前做连续深蹲时的“虚”有些类似。新冠感染恢复后,体力明显不如之前。加之足底肌膜炎的持续困扰,利用春节假期修养了近两周,此间体重可能增加了6斤左右。身体的状态还需要好好调整。今年我要尽量减少运动引起的伤病,关注身体的状体去安排对应的运动。只有健康的身体,才可能一直跑下去;否则伤痕累累,不久之后说不定会被迫放弃。
转眼已经是新年2月了。写工作内容及相关的文字,思路清晰顺畅;写自己内心的感悟和心得,反倒写不出来了。这说明缺乏精神层面的思考,每天都在各种纷乱的杂事中耗费了心力。 办公室窗外是夕阳透过树叶投射到墙壁的斑驳光线,随着树叶被吹动,光线中的阴影也随之而变化。我知道,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看似努力,实则乏力。或许正是因为乏力,才会想着努力;正是尝试努力,才觉得更加乏力?是逻辑有问题吗?有人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就一定失败”。之前赞同这句话,现在却不时此产生怀疑。我的思想是混沌的,孤独的;我是无知的人。
我们要练习延迟满足,为了目标而忍耐。惟有学会忍耐,才能够集中力量达成目标,否则一下想要这样、一下想要那样,目标永远无法达成。
没有希望的地方就如同地狱一般。人一定要有希望,才能够开发情绪的力量,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当一件事发生时,我们不必急着去问这件事到底是如何,而要先知道自己对这件事的感觉如何。无论遭遇什么样的逆境,都要先停下来,让自己喘一口气,想一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读书的目的是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要去印证、去实践所学到的东西,让自己不停地往上走。换言之,我自己的生命才是学习最后要印证的重点。
爱是一种舍己为人的表现,惟有通过爱,才能够让我们感觉到超越,而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同时,它也能够让人更接近根源,并且更能体认命运、生死的信念,因而掌握到神圣的价值。
(原文)周末午后的一家平价咖啡厅中,几位年轻客人说话的音量之大,就算不想听,还是传进了其他客人的耳中。
“那个人根本没什么实力,运气好而已啦。“
”我只是没有认真,不然根本就轮不到他。”
“你们不觉得,他长的其实真的不讨喜吗?“
我其实觉得他很假,而且能力真的还好。
听起来,似乎是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比他们更好,於是心有不甘下,就聚在一起好好的「批评」一番。起初每个人都咬牙切齿,直到好好的批评完一轮后,情绪才借由同侪的力量得到了纾解,得以稍歇片刻。
他们开始滑起手机,翻起了店内的报章杂志,不久后却又传来批评的声音。
”办什么世纪婚礼,你们看她那件婚纱品味有够差。“
“你们看这些当官的,不知道乱花掉我们多少稅金。”
”这个什么专家的,胡说八道什么,我来都比他好。“
原来,这些人的批评大会,并不单单只限於他们身边认识的人,连艺人、官员、专家及公众人物,都可以是他们用来批评的下酒菜。而从批评时众人的默契及神采奕奕,可想见,这就是他们的日常样貌,熟练又习惯的批评著所有看不惯的人事物,即使在公众场合仍然故我而自在。
不管哪个位置上,都不乏喜欢批评的人。只有员工会评批公司及老板吗?不,事实上,喜欢批评员工的老板,也是大有人在。曾经在一次的活动中,就遇过一位从头到尾都在批评员工的老板,而且还是在我们这些客人的眼前。
”手脚这么慢,用点脑袋啊,做事要有效率点啊!”
“这我不是交代过吗?同一件事情不要我一直说。“
而他不单单是只直接对他的员工批评,当他的员工离开去忙时,他仍然闭不上嘴,对着我们这些客人,神气的继续批评著他的员工。
“现在的新人真难教,一样的事情教好几次。”
”现在的员工真难用,做事的积极度都不够。“
“现在的人才真难找,都没办法帮公司赚钱。”
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好老板吗?不,后来经由他人的口中得知,这正是一家永远留不住人才,也赚不了钱的公司,只是老板家里的「本」够雄厚,让他有足够的资本去「玩」生意罢了。
批评的人太多,思考的人太少。惯性又频繁的批评习惯,是没有能力创造价值的人,用来让自己好过最廉价的方式。好像只要朝別人身上多吐上两口口水,自己看起来就比较高尚一些。
批评的人太多,思考的人却太少,我们常常鼓励年轻人,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其实重点在于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批评的动作。却总有人画错了重点,以为必须透过贬低他人方能彰显自己。
一个人花愈多的时间在別人的鸡蛋里挑骨头,就会花愈少的时间在孕育自己的鸡蛋,最后就容易变成一个「生鸡蛋无、放鸡屎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喜欢随意批评他人的人,通常缺乏检视自己的能力及习惯,因此,一个人花愈多的时间在检视他人就会愈平庸。
卡内基曾说:「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因为批评改变不了事实,还会招来怨恨。」出一张嘴批评人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脑袋笨一点,逻辑差一点,心胸窄一点就足矣。小心,別让自己成了「生鸡蛋无、放鸡屎有」的人。
(原文)在一场演讲后,一位先生提问:他已四十岁,是一家公司的中阶主管,他服务的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数十年如一日,毫无改变,虽然目前生意还过得去,但是他自己却觉得了无生趣,因为每年都做一样的事,每天也都做一样的工作,他想改变,但又没有勇气辞职,问我该怎么办?
我不能给他任何生涯规划的意见,不能叫他走,也不能叫他留,这要他自己去决定,但是对他每年面对一样的事,每天面对一样的工作,我倒是有方法让他过得有趣一些。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尝试用「不一样的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用一样的方法做一样的事,这是最顺其自然也理所当然的事,当然会觉得无趣,因为一切一成不变,可是也可以有不同的思考,那就是改变工作方法,要改变方法之前,先要设定工作目标,有了目标,要改变才有方向。
每个工作做久了,自然就会产生既定的工作流程,甚至会有标準化的步骤,但是流程方法还是可以变的,如果我们设定了一个工作目标,要改进工作流程,让工时减少10%;或者设定一个工作目标,要让每单位工作完成的成本降10%,只要有这样的工作目标,我们就会启动思考,引起改变。要达成降低成本与减少工时的目标,我们绝对不可以再用一样的方法,这时候我们就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解构现有的方法,重组工序、步骤,产生实验,看看会不会改变时间与成本。
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们就必须有更大的创新,甚至要完全放弃原有的方法,看看能否改变。一旦我们设定了新的工作目标,我们的工作就不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被逼著改变,不但会产生新的工作乐趣,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成就与满足。降低10%的工作时间,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也就是提升工作效率,这两者都是对组织有效益的事。
经理人会面临每天做一成不变的事,通常是组织对现况无奈,产品无法升级、无法改变,市场结构也不变,甚至可能正在变小,因此能维持现有的营业规模已是万幸,自然也不会有新的策略,只能让经理人持续做一样的事。而经理人如果能自我要求,「用不一样的方法,去做一样的事」,从工作的执行面产生降低成本,或提升效率的事,对公司而言,这绝对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经理人而言,则会因面对挑战,而学习、而成长、而产生更高的自我实现。
每当公司停滞不前时,我就会自我要求,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一样的事,给自己设定不同的挑战目标,也让自己保持对工作的热忱,同时也试着去改变公司所面临的困境。好的经理人是在公司一成不变时,会自己寻求改变,不要楚囚相对,一事无成。
(原文)我们勾勒出一个画面是,所有的人(特别是女生),打从他们进入适婚年龄时,不问他们的意愿或者想法,他们得进入一个想像中的婚姻市场。在那裡,每一个人依照不同的层面(身材外表职业专长⋯⋯不一而足),被评断出不同的数值,最后,依照那些数值的加权总和去进行配对。在挑选别人的同时也被挑选,如同童年时的游戏”大风吹”,我们开始奔跑,听到指令的时候找到椅子坐下,而回合结束却仍找不到椅子,没有安身之处的人们,被旁人指指点点為「剩」出来的,是被婚配市场给淘汰的。偶尔,也会听见一种看似善意体贴的说法是:”你的眼光放太高了,只要降低标準,你就可以找到伴侣了。”
交往多年的情人们,也无法自外於另一种恼人的询问:”交往这麼久了,怎麼还没有定下来的打算啊?””他是不是不想对你负责?”
於是,似乎单是配偶栏上填入谁的姓谁的名,不管你实际上过着怎样的生活,两人之间真实拥有怎样的互动,只要最终你们”成婚”了,你们之间的爱情即能得到眾人的肯定与祝福,你们才好分说,你们的爱情具备某种程度的品质,只因為到了最后最后,你们结婚了。
於是这也成了一种很弔诡的状况。纵然电视电影上永远不缺乏对於”婚姻中种种不幸”的描述,纵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婚姻破碎瓦解、仳离的故事是日益常见。一转身,我们又得去相信甚至追求婚姻的种种好处与魅力;甚至不惜限缩爱的可能性,把爱跟婚姻绑在一起,爱情的最终就是婚姻,一个人若没办法爱另一个人深得愿意与他成婚,那只有一种可能:”他不够爱”、”他不想负责”,其他的理由与想法,则被一一打入”藉口”的大牢,难以超身。
於是,一定年纪却仍未结婚的人士,鲜少有人实际探究他们的生涯规划?他们对於婚姻的观点?甚至最基础的问题,他对於婚姻存有怎样的想像?相反地,我们在意的层次只能停留在:”她条件不错,却到了一把年纪仍小姑独处,一定有问题”、”你不结婚,你父母无法抱孙,香火传不下去,这就是不孝啊”;对於交往一段时日,却不打算踏入婚姻的男女,我们则自詡当事人,质疑他们之间情感的质量;曾经进入婚姻又走了出来的,则得承受”会走到离婚这条路,一定是两个人在处理感情上都有问题”的评价。
对我而言,”婚姻是得,所有与婚姻背离的就是失”如此狭隘的观点不仅罕见检讨的声音,长期下来甚至架构出一个歧视的牢笼,而每一次用”关心”之名所作出的刺探:”怎麼还不赶快交个男女朋友?””交往这麼久了怎麼还不结婚”;也或者”离婚了,是谁的问题比较大”的归咎,类似问题的背后,实际包藏着”请君入瓮”的手势,要把对方引进这满佈歧视的樊笼。只因我们不相信,单身也能是一种主动做出的选择,我们不承认,一对男女相守而不在彼此的配偶栏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基於他们彼此对於婚姻的理解所得到的共识;我们也固执地不去相信,一对夫妻他们拎着离婚协议书前往户政事务所的路上,是因為他们均认為,这就是这段感情”最好的结局”了。
“我们不结婚,好吗?”再一次去看这个问题,会对於提问者存有怎样的想像?你有没有勇气去相信,纵然不结婚,也有天长地久的可能。
母亲有一位朋友,跟母亲差不多年纪,50来岁,我跟那位阿姨并不熟稔,只知道她未婚,但出入时始终有一位男士的陪伴。我问了母亲好几次,她身边那个男生是谁?母亲只要我别多心。有一天,阿姨来拜访母亲,也许心情正好,突然找我说话:”妹妹,妳交男朋友了吗?”我吓了一跳,但仍据实以告:”有。”如同一般的长辈,她说了一些对於感情的看法,没有想到,话锋一转,她突然以一种过来人的语气缓缓诉说:”那妳要想清楚妳要的是什麼。我年轻的时候,跟一个男生交往好久,我一直逼他娶我,但他始终不肯。30岁的时候,我们分手了,我那时很绝望,觉得自己很糟糕,没有人要我。过了又一阵子,我发现单身的生活也不错,我有那个时间跟空间,去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我出了好几次国,把自己的家佈置得很优雅,日子过得也算开心。等到我不再执着感情的时候,遇见一个离过婚,有点年纪的男生,我们交往了一阵子,有一天我很认真地想,我也40几了,其实没办法再去承担婚姻带来的变动。我问他,我们不要结婚,好不好。他像是鬆了一口气地坦诚,他也被上一段婚姻给吓坏了,如今只想要两个人静静地过日子。我们说好之后,算一算⋯⋯也要10年了。”
阿姨告辞的时候,那位叔叔的车就停在楼下,我看见他下了车,绕过来去给阿姨开门,阿姨没有说一句谢谢或者什麼,只是轻轻地握了对方的手一下,随即进去副驾驶座。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那就是天长地久了。
(原文)你是否也碰过这样子的困扰,明明知道我和这个人再这样下去就是不会有未来、明明知道我和他已经试过各种能试的方法了,却还是不断地吵架,但我仍然放不下?这到底是為什麼呢?也许,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的方向。
过去,心理学家Robert J. Sternberg曾提出了着名的爱情叁元论:「我们的爱情是由亲密、激情、承诺叁个部分所组成的,而每一段爱情当中,这叁者所佔的比例都会有所不同。」,而脑神经科学家Helen Fisher则在其TED演讲中进一步阐释了爱情叁元论的概念:「这叁个大脑系统:性慾、浪漫爱情和依附感, 并不总是好好的彼此连结; 你可能对长期伴侣感到深深的依附感, 同时强烈的感受对另一个人的爱恋, 然后还对这两人以外的其他人感到性衝动。
简言之,我们可以同时爱上好几个人, 事实上,当你夜晚躺在床上, 你的心思可以从一个你深深依赖归属的对象, 飘盪到你疯狂痴迷的的另一个人身上。 大脑裡头好像有个会议正在进行, 决定要怎麼办。 所以我不认為我们是一种為快乐而生的动物, 我们是一种為繁衍后代而生的动物。」这也是為什麼,当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和一个人不适合,却又深深地為他着迷,因為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办法把这叁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想要寻找一个适合我的人跟我走一辈子,但我却又為了眼前这个深爱而不适合的人难以忘怀。
诺贝尔奖得主Kahneman和Tversky所提出的另一个概念,也很适合用来说明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当我们付出之后却遭来损失时,我们会不计代价地付出更多,希望能够挽回眼前的损失;就好像赌徒在赌博输钱的时候,他们会下注更大的赌金,企图挽回失去的财富,因為人们都很讨厌「输」的感觉;同样的,当一段感情裡面付出了许多,却仍得不到回报时,若是就此放弃,那麼过去的付出与努力就全都成了泡沫,因此我们才会一直深信着,只要能够不断努力付出下去,终究有让这段感情开花结果的一天。
不过,在知道了这些情感背后的心理机制之后,其实最终还是得回到「你」自己身上来做一个选择,因為世界上没有一个标準的答案,能够告诉你继续坚持下去能不能开花结果,心理学的理论只能解释你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你的人生却还是得由你自己来做决定,并為你自己的选择负责。
但是在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之后,也将有助於你更清楚你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命中注定我爱你」,而是可以透过一些实验与研究来解释与推演的,在了解这些之后,你是否还该继续坚持与等待,就是值得你深思的议题了。或许,在经过理论解释之后,你的爱情少掉了一些梦幻与浪漫,但同时你也能够拥有更清楚的视野,将你的爱情与人生,看得更加地清晰明瞭,做出更适合你的决定。
PH: 对于此篇文章中的“沉没成本效应”,如果按照意大利脑科学家乔瓦尼.弗切多的MAOA多少理论来解释,那些遭受损失后不计代价付出更多的心态是一种MAOA缺失或者不活跃的人类群体。只有考虑那些低风险的,谨慎付出的才是明智之举。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这样想,内在的欲望和情绪突破了理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