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交换。所谓对你好,都是建立在有利用价值,不要指望有人无条件的对你忠诚和付出,除非你这里一直都有他想要获取的价值。不管你多么善良,当你没价值时,就算你温柔的像只猫,别人都嫌你掉毛。人性都是很恶心的。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你爱他而来爱你。对方只会因为你优秀而来爱你。你的价值就是你的一切。很少有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
“利益到位,陌生人就是朋友,利益消失,朋友就陌生人。人性的的丑陋,就是在需要你的时候百般讨好,不需要你的时候,翻脸无情。”人生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雪中送炭,唯有自己的实力,才是最大的底牌。“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你的强弱,手上筹码的多少。”
做人,永远别高估与任何人的关系,也别低估人性逐利的规则。毛姆说:“你要克服你的虚荣心,控制你的炫耀欲,对付你时刻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真诚很可贵,但不必交浅言深。逢人,我们不必去欺骗谁,但不愿意说的,可以不说,不该说的,更不必言说。别因自己晒出的成功和甜蜜,刺激了他人心底的恶,给自己招来祸患。与其费力讨好别人,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去读书,但要记住,掌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拥有选择的机会。
转眼是星期四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几天我都在图书馆里待着,专注做自己事情。不和人说话,这种感觉挺不错的。我不想轻易闯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别人也不要来打扰我。虽然如此,我还是一直用在线方式和很多陌生人在打交道。语言,因为自己的迟钝和愚昧,所以表达出来并不精确,或者时常发现说出来以后,自己并不满意,因为这些刚才说的话语好像并不是自己内心所想的。这里有一个问题,是语言表达不精确,还是内心变化太快?我认为两者可能兼而有之。如果付诸于文字,感觉大脑要更慎重一些,要找到一些书面的,非口头的词语和句子,虽然也往往词不达意,可是不说口,在心理感觉上还是属于自己所有的范畴。这种感觉久了,会不会让自己更加沉默?或许,我的内心就是追求沉默和孤独的。
考试,玩游戏,或者做一些开心事情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乘坐长途火车时,看一本枯燥的专业书时,或者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时,总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暂且不谈那些高深物理理论中的时间流速变化,普遍意义上的时间流速是均匀的。觉得时间过得快,是人在做某事时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比如考试时希望能多几分钟来写题目和检查,或者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时希望多停留一会,而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有规定时间范围的。觉得时间过得慢,是人在做某事时希望缩短时间,比如乘坐长途火车时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开会时听到一些无聊的言论总是希望会议尽快结束。时间的流逝相对是恒定的,人做为观察者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体现在观察者对时间的感受上。我有时跑步,刚没有跑几步就想什么时候结束,跑起来后又觉得怎么这么快跑完。这是内心对时间的感知速度发生变化,而时间本身的速度是不变的。
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往往会陷入不舍,怀念或伤感;感觉时间过太慢,通常会出现精神的煎熬甚至是痛苦。有没有一种中间状态呢?我尝试每次跑步前告诉自己,这次就跑一个小时。即使在这一个小时内,我还是会感觉到时间的快慢,但是比单纯的快慢震荡要好多了,甚至在完成跑步后忘记时间快慢。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中间状态,因为忘记只是注意力被分散和转移了,并没有真实去面对这个问题。不管怎样,做好时间规划,可以减轻一些因为内心迅速变化所产生差异而带来的痛苦。
图书馆、麦当劳是中年男人的好去处。图书馆安静、有冷气、非常适合思考和阅读、还有免费的热水供应。当图书馆闭馆或没有座位的时候,麦当劳就是最优选择了,找一张靠边的台子,可以点上一杯十元的咖啡或可乐,也可以不买。只要不顾及任何人的眼光,可以坐很长时间。我有些明白为什么麦当劳会播放一些很奇怪的乐曲了,这些快节奏的音乐会不断打断人的思考,仿佛一直在催促人们赶紧消费和尽快离开。麦当劳毕竟是一个餐饮场所,不可避免有其它人的交谈声音。这些都是不如图书馆的地方。曾几何时,我认为自己可以排除一切干扰,在任何地方集中精力去做某事,现在我发现自己只能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工作和学习。星巴克的咖啡太贵,而且椅子也不舒服,并不是我现在的选择。
早上去河边跑步,在拉伸时发现河水的波纹是向东流的。我很吃惊,我近来每次看到波纹的方向是朝西的。这条安静的河流不大,我几乎肯定它是向东流的。为什么波纹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时而相同,时而相反?假设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表面波纹的方向应该和河水流动的方向相同。现在出现不同,那么可以推测是有外力作用。一是风,二是河床底部地形发生变化。可以暂时排除地形变化因素,因为这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内发生巨大的改变。所以这应该是风的作用。人的心也是静静流向某个终点,而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表面会出现各种变化,而实际上去往终点是继续发生的,不可阻挡的。不管西风有多大,它将水面向西推到某个位置,水面的水最终还是会继续向东流。这时,风和水中的礁石并不二样。不管东风多强,波浪之下的水流还是会保持相对稳定。水流的速度和河本身有关,这并不是风所能决定的。这是否也是一种命运论?自身的属性决定了未来的走向,纵使有干扰,其实也影响不了大的走向。这就是顺其自然。
要将自己热爱和感兴趣的事情,同时用于去赚钱,我认为这两者很难统一。前者是自己内心所喜欢的,自然的情感,后者是基于为了让别人喜欢和开心,而提供的服务。两者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可能有一些人群所感兴趣的东西相同,但是赚钱的目的实则脱离了兴趣,而是在利用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点,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擅长的来获取金钱和利益。热爱和擅长并不是统一的,口中称热爱的人不一定擅长,实际擅长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热爱的。这是独立的两件事情,还是分开去思考为好。
人为什么会焦虑?要定义清楚,这里的主体是人的内心,即心之体验。心必须有一个实质的本体,这个本体以人的身体构造为基础。暂时把形而上的对精神世界的研究放一边,单看以上本体而言,从最原始的角度,它要保证让自己尽可能长期存在。饥饿和寒冷都会损坏这个目的,所以这个本体及本体之上的东西会驱使人的大脑去思考,驱动人的身体去运动,去获取必要的物质来是维持自己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艰难的脑力思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都会给大脑反馈超载信号。但是基于维持生存的最高优先级,大脑可能又不得不强压着让身体继续工作,这将会破坏平衡。即便能达到最高目的,但是心力体力枯竭,此时的本体只是最初级的生存,它不是自然的,也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有一部分人条件优渥,不需要考虑为避免饥饿和寒冷去付出大量劳动,此时心力体力是有多余的,如果不能用于有精神价值的工作和投入,那么这部分多余的部分也会让内心失去平衡,它也不是自然的。我认为,内心好像是一个以稳定功率均匀输出的发电厂,如果用电单位(身心)接受到的电力供应少,那么灯光可能会微弱,如果供应过多,那么灯光将非常明亮。人们崇尚光明,讨厌黑暗,但是亮度非常高的照明也是无法应用于正常生活的。要解决供需问题,首先要了解发电厂的功率和输出频率,然后再调整和适配对应的用电器。即,要了解自己的内心,进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知,然后再去做与之匹配的事情。要了解自己的内心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也很难说有什么突破口和起点。但是如果不尝试这样去做,就绝无口能;尝试去思考去探索,这个过程或许就是答案本身。做公司,做业务,如果不能深入和清晰了解自己的内心,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是不可能有好的逻辑框架,也不可能做好生意。我得向内心多做努力。
搬到新的办公室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时间过得好快。上午和一个朋友通电话,他说千万不要选择自主创业,这是一条无比黑暗的道路。他之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销售副总,十年前因为内部斗争离开并选择创业,目前生意做得不错。这位朋友说创业开始的四五年非常艰难,他做了很多尝试,那段时间的内心非常煎熬。最终他说,成与不成在于运气,和个人的努力没有直接关系。我之前也听过类似的话语,今天听到心情格外复杂。或许,我听到取决于运气,这好像给自己近几个月业绩极差找到了一个极佳的、且无可辩驳的理由。我不太相信运气,或者不完全相信。如果完全躺平,肯定会饿死。这也是我面临的实际情况。只能挣扎着坚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这一线生机是否能出现,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运气。
半夜里醒来后很难再睡着,脑海里浮现各种赚钱的想法。以致于我不得不反复提醒自己,这是深夜,必须立刻马上去睡觉,否则第二天会神情恍惚。我非常厌恶神情恍惚的感觉。我有时觉得自己非常敏感,又有时认为自己无比愚钝。精神时常在各种极端之间来回激荡,要努力保持自然心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我最近不太喜欢和人交流,哪怕是对口若悬河的客户。我发现最佳的沟通方式是,不管对方说什么,我只要安静去听,然后去赞扬去肯定,对方就会很满足。除此之外,多说一个字,都是多余的。即便是对方一些明显的错误,我也懒得去指出和纠正。因为,这和我并没有什么关心,他们也不想和不需要我说任何相关的内容,因为他们可能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大多数的谈话中99%都是废话,如果没有这些错误,很难充满这99%的时间和空间。我并不比谁高明,听着就好。
还是要集中精神。我想到的方法是思考和自我对话,当前阶段减少对外的关注,多多增加对内心世界的挖掘。凝视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集中精神,重建所谓的思维逻辑框架,重新去认知和感受世界。读书很多,都是别人的方法,读得越多,往往就把参考和借鉴与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划上等号,这是一种思想的懒惰,而这种懒惰又使得自己看似的“努力”用错了方向。方向错了,无论多么努力,如何能达到自己想要去到的彼岸?
去年9月初租的办公室,面积大概有20多个平方米。因为没有窗,空气循环全靠一个吱吱嘎嘎响的头顶排气扇。如果在办公室待较长时间,会出现比较憋闷的情况。加之走廊外有其它人抽烟,附近窗口还经常飘来楼下餐饮店的油烟,所以空气非常差。去年12月低到今年一月,隔壁开了一家台球室和私人影院,装修噪声特别大,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今年租约到期后,我下定决心更换场地。
我将目标设定为,环境安静,且必须带窗,费用必须在预算之内。通过网络中介,看了好几处地点,要么太小,要么太贵。昨天上午中介发过来一个户型还算方正的图片,中午我就现场去看,房间不错但是空调室外机非常响,场地老板很会变通,他马上让我看另外一处,虽然这处被别人租了,但老板说可以联系这个租户换房。后来我就选了这个新的房间。场地老板答应更换窗帘,修补墙漆,感觉还比较靠谱。租金也在预算内,我就签约了。计划下周开始慢慢搬物品。
创业很艰难,也很辛苦。最大的敌人还是来自自己的内心,能否顶着各种压力坚持下去。
转眼都快到2024年5月了,时间过得飞快。这个月上旬,我突然有一天早上感觉剧烈头疼,和2022年年底新冠感染时的症状非常相似。在家里躺了一天,想睡也睡不着,这种折腾让我出现了幻觉。最后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思考睡觉的意义,才把自己从这种漩涡中解救出来。第二天我感觉好些,就去跑步。我发现自己会突然打冷战,畏寒。第三天去跑步后,就又倒下了。这一个星期,我的体重掉了大概有6-7斤,再次恢复跑步时,感觉气息也不如以前了。中间有一天我的头疼实在难受,就去社康看医生,医生说继续吃感冒药。我连续吃了三天,整个人都比较恍惚。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很深刻,头疼时产生幻觉让我觉得恐惧。最大摄氧量从年初的54降到53,这也说明了身体的状态在下降。我要尽快去恢复,一是保持运动的节奏,注意间歇跑的速度和心率;二是要观察自己身体的状态,慢慢上强度。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如果再缺乏运动,整个人不会感觉好的。希望能慢慢恢复,今年的目标是5公里跑进20分钟。4月初的时候已经提高到22分5秒了,比今年2月份的时候提高了19秒。我认为好好锻炼,今年跑进20分钟应该是有希望的。
阿里云很有意思,前几个月说网站流量过大导致无法访问,除非是黑客扫描,不然谁会看我的一些生活琐事记录呢?马上临近缴纳网站年费了,竟然很快又恢复访问了,这应该不是巧合。可是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这样用吧。
我要做一个沉默者,因为说话会消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力量。年轻时精力充沛,似乎有说不完的有趣话题;如今人到中年,却时常想着如何去闭嘴。这是中年人力量的匮乏,无法长时间消耗。或者说,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通常比某些幸福温馨的瞬间要更为深刻。我总是苦恼,经常陷入无法自拔的抑郁中。我试图俯瞰全局,却经常浮在半空不上不下,达不到自己想要去的高处,还要时时担心从半空陨落。人是局限性的,无法清楚认识到自我的狂妄和怯懦。人需要感知自己的存在,即通过力量。人的力量是各种微细胞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场,不管是身体肌肉的力量,还是大脑思考的生物电流。奇妙的事情是,明明上述两种同时存在,人们却往往会用其中一种来证明另一种的存在。比如,我热衷于跑步,跑步带给我身体的力量,同时也能对我的精神世界造成巨大影响,使我感到精神的力量。通过某种身体的活动来获得精神的力量,这不仅限于体育活动,比如阅读,听音乐。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为了对外界宣布:我仍然是活跃的,我是让我绝望的世界中的一员。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开端是虚无,那时是没有所谓绝望的概念的。
我最近在观察当人与人之间交谈的时候,何时“打断”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合适的。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一般性答案。通常情况下,我们被告知耐心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最好是等对方讲完,然后思考后再发言。这样的好处是,形势上给予讲话者足够的尊重,让他们能较为连贯或整体性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给听者留出较多的思考时间,便于后续的持续交流。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对的”,但是能做到这点的非常少有。为什么会这样?缺乏所谓的耐心。什么是耐心?即对自己的克制程度。为什么要克制自己呢?因为要“尊重”发言者,让发言者能畅所欲言。我怀疑这样的交流方式是否真的有效,或许可能无效才导致少有。通常情况下,语言交流是频繁的互动,其中的发言频率从某种维度表示交流的活跃程度。如果想到某些问题,不能即时表达,可能很快就会失去这个宝贵的灵感;失去灵感,对谈话的效果是有损失的,失去多次,损失更大。有人会说,抛开礼节,单纯打断别人的发言,会干扰发言者的思路,让他可能忘记要讲什么。我觉得如果一个发言者因为几次打断就乱了说话逻辑,他所讲的话也多半没有价值。这么多年来,我听到很多大企业员工特别是前十几年的外企员工,在演讲时很喜欢说“欢迎随时打断”,这说明大家专注于交流本身,“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而现在这几年的新演讲,我很少听到这句话了,大家更专注于倾听。这是一种惰性的表现,真正的倾听怎么会没有问题呢?大家在一起交流,是为了明辨真理,而不是形式冗长的项目汇报例会。我的隔壁住的一家人养狗,每次邻居回来时狗会狂叫不已,让人心烦。人觉得自己比狗高级,是有耐心的美德;狗没有这些,只是遇到某种刺激了即本能式叫唤。谈话也是如此,大多数人内心感受到自己的“灵感”时,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打断“发言。所以无所谓高级,两者在这点上没有什么区别。至于狗叫让人心烦,那是对我这个受到噪音打扰的邻居而言;对于狗的主人,他们会觉得那是热烈欢迎的回应,心里会欣喜不已。
今天恢复了拳击训练。98分钟出拳3769次,感觉不错!假期中间的一天去了东莞松山湖,去程不到50公里花了三个小时,人实在太多太多。即便如此,骑车环湖还是比较惬意的。这个假期看完了赫曼黑塞的《荒原狼》。书中哈利的处境和心态变化,竟然和我有很多完全相同的地方。中文译本冗长的连词句,可能无法完全表达原著的思想,读起来有些绕口和重复。但并不影响精神的伟大光辉。我读了不少书,更多的时候我是体验别人的感受;对我自身而言,我很少用力地认真思考,或者深刻地探求。我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所吸引,认为自己心领神会;当独处的时候,自己能感受到无力和无知。什么是自己?为什么上面的问题总是写到自己?自己是什么?谁又在写这些文字?我几乎陷入极度混乱之中。这里的我又是谁?谁是我?我写这些,还是因为读到别人文字而拾人牙慧吗?还是其它人思想照射到我心灵的反射?思想经由我的反射,它是我的思想吗?我平时的“深刻思考”都放在公司的尔虞我诈,每一次都在假面具上再多一层粉饰。这个面具日趋沉重,我被迫低下我的脖子,被迫弯下我的腰身,被迫跪下我的膝盖。如果我脚下的土地不够坚硬,我也可能被这个慢慢以指数增长的沉重面具拖向地下。在完全黑暗的泥土下,带面具还有意义吗?没有面具,我会浮出地面,重见天日吗?我的工作让我非常疲倦,让我精疲力竭,彻斯底里。我没有见过真实的狼,印象中的狼的概念都是信息世界中他人所赋予的;我也痛恨某些公司的“狼性文化”,这种半人半兽的东西是对狼的侮辱:即便我还是没有见过真的狼,可是大讲特讲“狼文化”的人就都见过都了解吗?我能稍稍理解哈利身体内的荒原狼,在我精神世界中,应该也有一些这样的野兽,只是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这种野性的精神一直都在,大多数时候它睡着了,或者是被强行压制了。当它在精神世界中觉醒的时候,它的孤傲,朴素势必将长久占据上风。我或许有些精神分裂症的前兆了。我开始有意识的保持沉默,尽量少讲话。这些话语讲出来,有时并不是我内心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