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晚上练习拳击,没有做热身和拉伸,一个用力过猛的右下勾拳让我感到胸口炸裂的感觉,随即中止当天的训练。当晚是右胸疼痛,想着不会影响次日跑步。第二天6点到公园慢跑了200米就不得不又中止了,此时是胸口正中的部位有明显的压迫感,呼吸都觉得有些困难。接下来几天右胸也开始疼痛,而且痛感加剧,时不时还来心跳加快。上周五下班时发现开车都很困难,而且不时需要手按胸部保持大口呼吸。周末两天非常难受,几乎无法使力,站坐躺都非常不舒服,特别是起身的时候疼痛特别强烈。这几天完全停止了训练,等身体状态完全好了再继续吧。今天稍微好一些,不过左胸和左后背还是隐隐做疼。以后要吸取教训,一定要充分热身。
上周六上午在学校操场跑出48分36秒的成绩,今天早上在公园跑出52分37秒,这是场地跑和路跑的最好成绩。之前的场地跑没有记录成绩,无从比较; 相比两周之前的路跑成绩是54分57秒,提高了2分20秒。儿子说我是去年积累了跑量,现在突然爆发了…我认为除此之外,调整了运动的节奏,让身体处于不疲劳的状态;每天练习高强度的拳击运动,对体能有明显的提升;运动后的冰敷似乎也有帮助。今天周一要开管理会,早上5点半起床,6点到公园开始热身,温度大概在13-15度左右,我总结了前几次后三公里岔气调速的处理经验,在上跑时保持步频,调整步距,没有出现前几次的剧烈咳嗽或肋部疼痛的情况。手表显示的运动效益终于出现了正值。坚持,谨慎和小心。
时隔多年,再次跑进55分钟。我有印象的是2015年去四川雅江出差,返程时在成都体育场外圈49-50分钟跑完10公里。由于当时没有开启跑步软件,只是跑完后自己的估算,也不知道时不是漏圈了,所以没有正式的记录。今天早上在第8公里时还是515速度,到了第9公里上坡处开始调速,降到535,而且可能因为剧烈运动当时右侧肋部开始出现疼痛,咬牙在第10公里时以501跑完。最后150米全力冲刺,到9.96公里处到了极限,有想呕吐的感觉。还好这40米顺利跑完,将记录写在54分57秒。我认为最近每天练习拳击对体能有帮助,大概45分钟的全力出拳,一是减肥二是增强了上肢力量,这对跑步过程中的推进助力有明显的效果。
从去年每周跑6次,每天10公里的训练效果来看运动成绩并没有提升,获得的是心理的满足感,还有非常讨厌的足底筋膜炎。在今年1月份症状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正常走路。我调整了训练计划,改为隔天跑10公里。从最近两周的数据看,运动成绩能看到进步,脚疼也缓解了很多。我要再观察一段时间。今年的计划是10公里能跑进45分钟。
上周五上午报名全程马拉松,下午去看运动康复科医生。上周六又休息了一天,昨天上午跑了年后的第一个10公里。虽然在58分左右完成,但是在第6公里时感觉有些虚,这和之前做连续深蹲时的“虚”有些类似。新冠感染恢复后,体力明显不如之前。加之足底肌膜炎的持续困扰,利用春节假期修养了近两周,此间体重可能增加了6斤左右。身体的状态还需要好好调整。今年我要尽量减少运动引起的伤病,关注身体的状体去安排对应的运动。只有健康的身体,才可能一直跑下去;否则伤痕累累,不久之后说不定会被迫放弃。
转眼已经是新年2月了。写工作内容及相关的文字,思路清晰顺畅;写自己内心的感悟和心得,反倒写不出来了。这说明缺乏精神层面的思考,每天都在各种纷乱的杂事中耗费了心力。 办公室窗外是夕阳透过树叶投射到墙壁的斑驳光线,随着树叶被吹动,光线中的阴影也随之而变化。我知道,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看似努力,实则乏力。或许正是因为乏力,才会想着努力;正是尝试努力,才觉得更加乏力?是逻辑有问题吗?有人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就一定失败”。之前赞同这句话,现在却不时此产生怀疑。我的思想是混沌的,孤独的;我是无知的人。
上周四中午孩子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没法检查上课,于是请假回家。回家后出现发烧,头痛的情况。
上周五早上孩子没有发烧,有轻微头痛。我早上跑了10公里,下午还玩了一个多小时的体感。
上周六早上7点我起床后,发现头疼欲裂,只能再次躺下;9点左右尝试再起床,坐在沙发上又是昏昏沉沉,于是继续躺着。一直到下午5点多,坚持起来吃了两口稀饭,很快就全身出冷汗,然后剧烈呕吐。赶紧继续躺下。当晚奶奶也有一些发烧和头疼。
昨天以为会好一些,可是症状和周六一样,还是只能躺着,有间断性发烧。奶奶昨天也出现乏力头疼的情况,她晚上睡得比较早。
我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连续躺两天。躺着的时候,人很容易“睡着”,做各种各样的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幻觉。开始是1个小时醒来,后来是40分钟,20分钟,10分钟,这种对精神造成巨大的冲击。我恍惚中都不知道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拟,我也记不住做过的梦,但是可以肯定每个都与工作有关,都是不开心的事情。可见,这份工作对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昨晚是世界杯决赛,我不敢起来看,也没法起来看。我实在不想躺第三天了,这种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今天早上起来后,感觉好些了,头疼的症状缓解了。奶奶说感觉也好多了。
下周要开年终高管会,不得不去考虑去弄一台笔记本。开始的想法是最小代价把之前的老伙计T450S修好,于是在淘宝上买了一块T450S的i7主板。次日拿到主板后,发现老伙计拆开后无法更换了,只能放弃。几经思考,痛下决心购买了一台T14(I7/2.2K/NV550)高配版。今天下午收到顺丰小哥送来的本子后,先把预装windows给移除,安装ubuntu22.02。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无法通过U盘启动,解决方法是在BIOS中关掉security boot,二是关掉一中选项后,能从U盘启动,但是停留在can not mount /dev/loop0 on /cow。又去找了网上的资料,原因是之前的U盘是用“Universal USB Install”写入的镜像,网上有人说这个方法在Thinkpad上安装有问题,要改用rufus来写镜像。下载rufus, 再制作启动U盘,终于可以顺利安装Ubuntu了。有点小可惜,预装的正版Win11和Office都是正版,官网写的价格是798元…不过再怎么正版和再怎么值钱,我用不上也不行。还是继续Ubuntu吧。
2015年4月左右买的T450S主板坏了,更换维修需1600元,决定放弃。也不打算买新笔记本,找IT弄了一台台式机。安装Ubuntu22.04,刻录的光盘有问题,导致好几把都没有装成,后来使用U盘镜像安装成功。22.04的界面比16.04更时尚,我也说不清时尚是什么。使用两周后,输入法用ctrl+space切换会有随机问题,所以改成ctrl单键切换。在gedit中或thunderbird甚至是vim中输入文字后,经常会出现自动backspace删除前面输入内容,很是烦人。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在设置-辅助功能-打字中关闭重复键,暂时没有重现问题了;但是用小键盘左右移动光标时,就不如之前顺畅了。
春节在家读了英国作家毛姆的《面纱》,接着又一口气读了毛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推荐及点评。我之前对欧洲文学缺乏了解,读完这两本书后,我发现欧洲作家对人文的思考可谓深邃远博。人类的诸多情感,关系及命运的走向,他们用自己的笔触来说明和揭示。其实答案早就知道了,几千年如此,几百年如此,人们不断追求的原因大多是不甘心接受现实,或者是找寻自己想要的某个答案。错误的反面不一定是正确,但是正确的反面一定是错误。如果心里清楚了答案,生活到底是更有意义,还是索然无味?是否追求答案的过程,即答案本身?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在阅读学习的同时,必须要善于和勤于独立思考,否则我们只是某种记忆体而已。生命的意义不仅只是记忆重复,而是要不断去演变和升华的。哲学家们往往陷入自我思维的狭隘,或者是沉浸其中。住在木桶中的第欧根尼对亚力山大说,请你别挡住我的阳光。“迁而不荡,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至矣哉!